搜索结果
-
青龙斑
青龙斑结合了青斑与龙胆石斑的优良性状,生长速度快,肉质细嫩,且抗病力强。据养殖业者表示,此鱼对环境变化之耐受度强 ,在越冬方面的表现明显胜过其他热带及亚热带石斑品种 ,相较于老虎斑在17°C即不摄食,12°C即有冻死现象,青龙斑在12°C下仍能进食,稚鱼体呈金黄、色泽优美,随成长体色越暗,卖相不如珍珠龙胆(龙虎斑),但仅耐寒加上肉甜口感佳 ,即获市场青睐,未来发展深具潜力。
2018-09-26 -
云龙石斑鱼(云龙斑)
云龙斑养殖要求的水温在18℃左右,比一般石斑鱼25℃的水温要求低不少,可以降低养殖成本。新培育的云龙斑生长速度快,大约8-10个月体重可达0.5kg以上,经过两年养殖体重可达3kg以上。
2018-09-26 -
布氏石斑鱼(芝麻斑)
头、身及鳍为淡褐色,布满密集的黑色斑点,头部的斑点较鳃盖上的细小。胸鳍的鳍条有小黑点,尾鳍的末端有鲜明的白边。仔鱼期成长较青斑快,但至5-6寸时,成长会产生停滞期,之后成长速度又会增快,所以蓄养至0.5kg,成长较青斑慢了许多,但养至1kg重时,成长约与青斑相同。肉质厚实,鲜嫩爽口,亦为高经济石斑鱼类。
2018-09-26 -
褐带石斑鱼(假油斑)
褐石斑鱼分布区域狭窄,它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,北至韩国、日本(范围可北至舳仓岛,37°50′N)、南至中国(香港、海南岛以及台湾沿岸)。 最大体长: 128 cm,一般体长: 60.0 cm,最大体重: 33.0 kg。是具经济性之食用鱼,亦可人工养殖。可以清蒸方式食用。褐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类似,为冷暖水性(适应水温5-32℃)礁栖鱼类,由于人工繁育早已取得成功,目前鱼苗来源已取代野生捕捞。
2018-09-26 -
赤点石斑鱼(红斑)
红斑全身布满了橘红色的斑点,为温带至亚热带的品种,在15℃时还能活泼摄食,为先雌后雄型。自然产卵水温在20.7℃ ~26.5℃,为少量连续产卵型。红斑为高价位石斑鱼,肉质甘甜爽滑,鱼味鲜美浓郁,在日本濑户内海地区有“梦幻之鱼”的美称,在香港宴席桌上若有“清蒸海红斑”的话,一定是上好的酒席,堪称石斑鱼中的靓品。
2018-09-26 -
青石斑鱼(黄土斑)
黄土斑在头颈部、体侧及尾柄处共具六条横斑,头部及体侧下半部散布橘黄色小点,其馀部位为灰白色小点,背鳍软刺部以及尾鳍边缘有明显之黄边。黄土斑因体型较小,本不受市场重视。在天然大型石斑鱼渔获短缺的情形下,黄土斑反成为特色鱼种,蒸煮、红烧口味俱佳,在福建和广东有一定的市场,为大众化消费的石斑类。
2018-09-26 -
黑驳石斑鱼(苏鼠斑)
石斑鱼属的一个物种。体长椭圆形,侧扁而粗壮,头细小呈尖状,身体长形,头背轮廓接近平直及两眼扁平,头、身、鳍布满小点。苏鼠斑肉身爽口,嫩滑镇静鲜甜及带浓厚鱼味,以0.5kg至0.75kg最适宜。
2018-09-26 -
卵形鲳鲹(金鲳)
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鲹、地方名称黄腊鲳、金鲳、属硬骨鱼纲、鲈形目、鲹科、鲳鲹属。该鱼体侧扁、卵圆形。臀鳍与第二背鳍相等、都显著比腹部长、头侧扁、尾柄细、体披小圆鳞、不易剥落。鱼肉为白色、细嫩、鲜美可口、为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。
2018-09-26 -
清水石斑鱼(杉斑)
清水石斑鱼外形与虎斑相似,是热带及亚热带常见的石斑。此鱼种与其他如苏眉、老鼠斑等珊瑚礁鱼类,在天然海域中,偶应食物链的关系,体内会累计血卡毒素(Ciguatera),中毒者有头晕、腹痛、肌肉酸痛、麻痹等神经性障碍、但养殖鱼则无此顾虑,可以安心食用。杉斑的价格大众化,但其肉质鲜甜爽口,口感十足,尤其容易烹调,及时稍蒸过头,肉质依然鲜甜滑嫩,非常受市场青睐。
2018-09-26 -
黄鳍石斑鱼(蓝瓜子鱼)
蓝瓜子体色为蓝黑色带不规则白色斑点,幼鱼期全身鳍之边缘带有明显黄边,越大黄边越不明显,白瓜子斑则体色呈浅灰蓝色,带不规则黑色斑,鳍与体色相同,两者体色差异颇大,但肉质都同样鲜美,餐客认为瓜子斑比起野生红斑毫不逊色,与老鼠斑也有得一拼,是石斑鱼中的一靓品。
2018-09-26 -
花点石斑鱼(花鹦斑)
花点石斑,又名花鹦斑、花英斑,因身上布满褐色斑点而得名。花鹦斑主要分布于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日本以及中国南海、台湾恒春等海域。花点石斑的头大而尖,身体呈卵圆形,头部大尾部小。其头部、侧身及各鳍均呈浅褐色,布满深褐色斑点,肉质嫩滑,十分鲜美。
2018-09-26 -
珍珠龙胆(龙虎斑)
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,是用龙胆石斑(公)与老虎斑(母)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,其肉质细嫩、成长快速、抗病力强,有虎斑头、龙胆尾的外型,显现杂交优势,商品鱼市场价格好,也可以做为观赏鱼,市场前景广阔。
2018-09-26 -
花龙斑(龙鼠斑)
花龙斑(龙鼠斑)体型优美,身体侧扁,吻长,头部形似老鼠,颜色亮丽,体侧布满斑点,身体后端有三条明显竖纹,会自己随着环境调节肤色。花龙斑(龙鼠斑)由晨海企业科研团队利用老鼠斑(驼背鲈)和龙胆(鞍带石斑鱼),突破海水鱼不同属间的杂交技术开发而成的新品种。
2018-09-26 -
杉虎斑
杉虎斑杂交之优势,在于杉斑、虎斑优势尽出 ,而且一加一还大于二。虎斑肉质细嫩鲜美,而杉斑抗病力强,肉质耐蒸煮。而杉虎斑成长速度较两者亲本皆快,养成时少疾病,肉质似虎斑滑嫩鲜甜,又耐蒸煮,坊间其实早以虎斑之名销售,外型非内行人难以分辨,有取代老虎斑之趋势。
2018-11-03 -
驼背鲈(老鼠斑)
为目前价位最高之石斑鱼类,有斑中之皇的美称,肉质鲜甜细微,体型及体色优美,稚鱼做为观赏鱼亦受市场青睬,唯成长速度慢,自鱼卵孵化至1斤上市体型约需2年时间 ,是技术性较高之养殖鱼种。
2018-09-26 -
豹纹鳃刺鲈(东星斑)
本品种长期以来,虽称为东星斑,但一直认为是东星斑的近缘种,肉质虽类似,但色泽较不讨喜,所以价格也逊色于(红东星斑)。但近年来,由于红色东星斑价格高涨,有业者着手研发转色饲料,成功地将(黑东星斑)转为(红东星斑),不仅价格翻涨,同时也证明多年来疑似为近缘种的东星斑,真的是同一种,只是因为饲养环境与饵料的差异,是色泽有所不同。
2018-09-26 -
豹纹鳃棘鲈(红东星斑)
东星斑,学名豹纹鳃棘鲈,又称红条、红鲉、红东星斑,鳍科鳃棘鲈属的一种鱼类。颜色鲜红的,是仅此与老鼠斑和苏眉的高级鱼种,鱼苗初期成长虽稍慢,但极具市场价值。因颜色鲜红充满喜庆的感觉,所以价格是所有星斑里排名前列的。
2018-09-26 -
红瓜子斑
红瓜子斑即红九棘鲈,又称宋氏九刺鮨,属鮨科。俗称网纹鲙、过鱼、石斑、红舵、红瓜子斑。经常栖息于岩石底质的浅海中。一般体长300—500mm。以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。为热带珊瑚礁与沿岸鱼类,是一种高档食用海水鱼。身体橙红色至黄褐色,有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布满全身,鱼肉雪白,肉厚且爽滑,鱼味浓郁。
2018-09-27 -
棕点石斑鱼(老虎斑)
老虎斑性情凶猛,生命韧性强、表皮亦具韧性。眼后方脑勺凹陷为其特征,身体黄色至浅褐色,以金黄色最靓,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处置排列,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,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,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。鱼皮厚,头腩丰满,肉质鲜美。
2018-09-26 -
褐毛鲿(虹口鮸)
本种冬春之际产量较高,为小区域性洄游鱼种。肉质含脂量高,味道鲜美,成长较黄鱼快,它的鱼鳔具有降血压、补元气及滋补养颜的功效,为名贵中药,是相当受欢迎的食用鱼。本种与俗称金鳞鮸之日本银身鱼外型近似,同为大型鮸鱼类,市场上未加以区分。
2018-09-26